如果说 2013 年是在线教育元年,2014 年迎来爆发、2015 年稳步增长,那么 2016 年这个行业则进入了一个“冷静期”。
当在线教育的创业者们“摸着石头趟过更多的河”时,在线教育的 2017 又会是什么样的?
12
最先褪去的一批潮水:教育 O2O
2013 年起,O2O 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一时间,数百家各种类型的 O2O 涌现出来。但是当一波波融资战后,那些曾经做过补贴的公司,大多都因为算不过 O2O 这笔账而开始另谋出路。
在过去一年中,大多数创始人认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平台上缺乏流量,导致付费转化不够。特别是补贴都相继停下来以后,平台上的生源减少、对老师的吸引减弱,O2O 平台最终只起到了简单的交易作用,无法再提供新的价值。
优思教育是 O2O 浪潮中出现比较早的一家,创始人周兴天介绍,因为直接接入了高校的勤工俭学系统,优思教育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单月营收达到了 300-400 万,并且很快拓展到了其它城市中。
但是不久后他们发现,真正好的老师是不会在平台上接单的,因为他们不愁生源,所以 O2O 平台就成了一个“悖论”。
进入 2016 年,原来的那批 O2O 们有的在探索 B2B,在 2016 年最先公布成绩单的是从平台模式转向自营的猿辅导:在尝试商业化一年半以后,猿辅导获得了 1.2 亿元的年营收。
在李勇看来,2016 年才是在线教育的元年,因为这一年在线教育形成了可规模化收入的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直播“非模式、非普适、非万能”,但是猿辅导的“直播+课程+自营”模式已经基本跑通。猿辅导的课程已经涉及到初高中阶段的 10 个科目,而这些科目之所以能运营下来,是因为猿辅导的课程内容、直播工具全部自主研发,以此来保证课程质量。
除此之外,O2O 还有另一种演变:双师课堂,线上做直播的老师负责主讲课程,在现场的老师负责讲解辅助。双师课堂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掌握优质内容的大机构看重了三四线城市缺乏师资的痛点,而优质教育资源也能最大化实现共享。
12
教研、服务、续费率......不得不提的少儿英语培训
2016 年,少儿英语是一个让其它赛道眼红的行业。VIPKID、哒哒英语相继完成 C 轮和 B+ 轮融资,VIPKID 在年底时还公布了自己 10 亿元营收的年度成绩,此外,51Talk、VIPABC 都开始布局这块业务,一起作业成立了新的事业部来打磨在线外教产品 UStalk、盒子鱼也在自己的在线课堂中加入了 AI 技术,一些线下机构(如励步、瑞思)也纷纷做着自己的品牌升级。
从各家的公开数据情况来看,线上少儿英语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高客单价、高课时完成率、高转介绍率,这些都和受众有直接关系:因为在线课程主要针对 5-12 岁的青少年群体,家长也普遍是 80 后群体,而这个群体和“海淘”人群有很高的吻合度,更在意商品的品质,所以“美国小学”、“欧美外教”这样的概念能博得家长群体的认同。
从内容层面来讲,少儿英语培训无非落在了两个区域内:更贴合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教育标准(CCSS)、国际校标准和 STEAM 理念,或者更符合公立校内学科英语的标准。前者的课程标准更加国际化,这也和留学群体的低龄化趋势相吻合,后者能直接提分,更符合家长的心意,所以少儿英语本身就是一个“讨巧”的行业。
教育行业的一个好处就是预付费,因此能带来正向现金流。但应该说明的是,决定这个事实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市场足够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2020 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市场分析》,少儿英语培训市场规模在 600 亿左右,而且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加。
二是市场足够分散。即便是行业巨头,也只占了不到 10% 的市场。
三是三四线城市仍有机会抢占。英语学科的知识点复杂化程度较低,有天然的线上化优势。2016 年百度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趋势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对教育类产品的向往更强烈,接受调查的近 6 成互联网学习者位于三四线城市。
12
新东方、好未来“并驾齐驱”,这个队中小公司站还是不站?
教育创业从头至今,很多公司都在参照、反思新东方的发展道路和业务模型。从新东方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来看,Q1 的净利润也同比增加了 9.7%,达到 1.411 亿美元,2016 年全年的股价也大体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其中 K12 辅导业务的增速达到 28%,超出集团整体业务的增速,教学点数量 771 个。
同样发展迅猛的还有好未来,虽然比新东方晚上市 4 年时间,但好未来的股价却一直持续走高。根据他们发布的 2017 Q2 财报,可以看到好未来在上个季度的经营利润同比增加 33.3%,学员数增长了 77%,教学点数量 422 个。
可以看到的是,当中概股纷纷选择回归 A 股市场时,新东方、好未来这两只股票却在美股中表现优异,持续地给华尔街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除此之外,两家机构也都在通过投资布局着自己的业务体系。尤其是好未来, 2016 年,好未来发布了几次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12 月,宣布任命原励步事业部董事长吴颖为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负责投资事业部的管理工作。将布局从原有的 K12 业务线慢慢延伸到国际教育中去,另外十分注重对教育科技的投资。
而新东方也在 2015 年开始发力自己的投资板块,和自己的业务线做补充,投资范围涉及幼教、K12、留学等领域。
但是教育投资并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直投这么简单,2016 年教育投资出现了一匹黑马:沪江。
有机构统计,2016 年中国留学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 2400 亿元,其中境外消费占比约为85%,而国内留学服务消费(留学语言培训+留学中介服务)占比仅为 15%。这一年,留学后市场开始逐渐升温。
值得一提的还有慧科集团。慧科在这一年先后并购了职业培训机构无限互联、莱茵教育和美好学院,并投资了光合派、天麦文化、面包求职、轻课等在线教育品牌。
2016 年,单纯的 VC 进入在线教育开始变得谨慎,反而是以上这些做产业布局的教育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教育投资中来(也不乏很多 A 股公司参与者),让行业呈现出“融合”的态势。但战略投资往往也意味着资源置换,这个队中小初创公司站还是不站呢?
12
政策、技术、市场共同作用下的在线教育 2017
不能忽视的政策
2016 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三审终于通过,成为去年以来对教育行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
民促法修订案的通过,意味着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属性(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讲,更多民间资本将进入教育领域,很多教育机构难以资产证券化的问题被解决,资源、资本纷纷涌入民办教育将成为值得期待的事。
去年 7 月,教育联合联合民政部、科技部、文化厅等 9 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社区教育形态将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区。到 2020 年,将初步形成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区教育的县(市、区)的覆盖,其中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600 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200 个。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已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将呈现出更加开放、共享的形态,社区资源(图书馆、文化馆等)的利用率也会逐渐提高。
在 11 月的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正在建立统一的外语测评体系的新闻被爆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要求的实施和落地,可能会让语言培训行业“重新洗牌”,因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因为分级测试的存在就意味着更加标准化的内容、更加刚需的课程培训和更加有效率的测评方法。
临近年末时,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鼓励各地“把研学旅行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促进游学类产品、营地教育类产品的发展。
最多被提及的技术
2016 年最多被提及的词语就是“自适应学习”。作为一个新生的教育技术,自适应可以通过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作出调整,最终达到个性化学习、量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016 年,对自适应学习的探讨是从年初时好未来投资了这个领域的“典范级产品”Knewton 开始的。比如在语言教育领域的朗播网和英语流利说旗下的“懂你英语”,以及 K12 旗下的众多产品(比如一起作业、猿辅导、等)。
值得一提的是,K12 领域里的自适应学习已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出口:比如疯狂老师和猿辅导开始尝试面向老师端。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数据的收集(比如上直播课、录播课的情况以及题库的使用情况),在课前自动生成讲义,帮助老师有针对性地上课。
其次是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比如科大讯飞非常重要的一个业务板块就是面向公立校的语音测评,不久前,科大讯飞还和新东方成立了“东方讯飞”,将合作推出一款口语批改工具。
最后是 VR 技术。从市场现状来看,VR 切入教育的主流方式还是以 B 端(比如公立校、培训班)为主,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VR 的硬件设施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如果应用到教育行业里,需要首先解决内容稀缺性的问题。
不得不看的赛道
2016 年下半年起,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赛道:托管行业和 STEAM。
在这个领域,可爱学的 B 轮融资一定程度上树立起了典范。
最后,托管行业还需要面对利润空间有限的问题,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因为家长对托管的期望值和培优不同,一般收费不高,加上合格的师资资源有限。所以可以尝试的道路是和线上结合,用类似双师课堂的模式做增值服务。
2016 年,一种类型的 STEAM 课程正以素质教育,或者比赛的方式进入公立校,体制外的 STEAM 教育则有硬件和软件两种流派,其中硬件类产品以各种形式的机器人为主,比如乐高、乐博乐博、搭搭乐乐、Makeblock,软件类的则偏向逻辑思维的培养,比如少儿编程。
编辑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