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
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然而,得了高血压不必恐慌
其实这个所谓的“高血压”只是身体的一个表征
▽
我们认为高血压是体内各器官不协调的结果,也是导致内脏功能下降的一个继发病因。
现代医学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即人们常说的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即人们常说的低压)≥90mmHg。一般正常血压为高压在90~140mmHg,低压在60~90mmHg。
如果高压不持续超过140mmHg就不算高血压,不导致内脏功能障碍就不算高血压病。
要了解高血压 需从了解血压开始
血压是流动在血管里的血对管壁的压力,就像自来水水管里的水对水管的压力称为水压
压力决定因素
①管径的大小,管径越小,压力越大。
②流动在血管里面的血量;血量越大,可能压力就越大,流量小压力就小。
③流动的速度,速度越快压力就越大,速度越小,压力就越小。
管径的大小、血量的多寡和流速快慢,是影响血压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治疗所谓的高血压时,就是要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而血压只是一个表征。
为何血压会起伏变动?
血压与情绪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你情绪不稳定,今天生气了,或者一下子高兴了,血压就会升高。
因为这个时候心脏活动加快,流出来的血的速度就比较快,而且一高兴起来,血管是收缩的,等心情稳定的时候血管就舒展开了,流速就相对缓慢了,血压就相对稳定了。
体位的改变和运动也会引起血压变化。我们躺着的时候身体放松,血管舒张,供血比较和缓,血压就低一点;起床以后活动、运动都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一点。
血压与自身状态匹配
专门为了以改变血压指标而进行的治疗是治不好病的,血压高或者低本身不是病,而是身体当下的需求。
身体有运动和活动的需求时血压会升高,或情绪改变的时候,为了保护某些重要的脏器,身体会主动让血压升高。
所以对于控制血压来说,第一,保持心情的稳定最重要;第二,其实每个人的血压都不一样,有的人需要高一点的血压维持自身的生命状态,有的人需要低一点的血压维持正常的运转。
其实所谓治疗高血压是不对的,而应是把重点放在调整血压上,让血压适应你这个状态。就像一部宝马需要宝马的动力,一部QQ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动力,每部车子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们调整血压并不是治疗,而是调整到和你身体最吻合、最相匹配的状态就好。
没有任何一个血压的标准是完全不变的,高血压的标准从制定出来到现在也改变了好几次了。我觉得其实对每个人身体状态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血压。
我认识一个老人,现在高压是270,低压是190。但他活到将近100岁了,每天运动自如。这个血压标准对他来讲是合适的,对普通人来讲可能血管就爆掉了,所以每个人有不同的适应他生存的血压。
人体自带血压调节器
内关穴
内关穴是包心经上的穴位,可以改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对很多种心脏病有保健作用,不单是调整血压。心脑血管第一保健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穴位,和内关穴配合使用调整血压效果最好,尤其是因为血压高引起的头疼、头晕,或者耳鸣。
桥弓穴
头转向一侧,鼓起来的这一条筋叫桥弓,用手从上往下推(可以抹一点润滑油或膏药),对急性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疼、眼睛胀疼)效果特别好,一般2~3分钟血压就降下来了。
治疗高血压 你陷入这六大误区了吗
关于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多大家觉得理所当然的想法,其实是有偏差的。现在给大家说说,哪些认识、做法是不好的,不利于血压控制。
误区一: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数周达到目标值即可。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有可能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误区二:过分关注血压数值与精神紧张
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测血压过频,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
殊不知人血压水平是不恒定的,有峰有谷,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其数值有所不同。
气候、心理、身体因素,也会影响血压。一次两次的升高,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
误区三:不重视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
有些人认为,在医院里测的血压是准确的,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这种想法有点片面。
在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难以全面地反映血压的状况。
自己在家中测量状态放松,不受医院环境的影响,更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值。
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自己的血压,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血压。也更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误区四:相信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任何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
希望大家可以重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盲目相信虚假宣传,会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误区五: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
有些患者受「是药三分毒」这种观念的影响,同时,大家也觉得西药有不良反应, 不愿意长期服用。
有人就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实际上,这些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迷信这种降压方法,还容易造成延误治疗,最终危害健康。
误区六: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请加微信:newway8,您贴身的健康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