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头条妞身边的好多长辈开始有了高血压的毛病。
其实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且越来越年轻化,40~50 岁的中年人将成为高血压的主力军。
这不,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期间,由健康时报主办“中国高血压防控-两会座谈会”上,来自我国政策研究、临床医学、医药企业界著名专家学者20多人参会,讨论慢病防控的中国策略。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中国慢病防控医疗支出巨大,面对我国高血压不断攀升的现状,在人们迷信进口药、高价药的同时,不应忽视和低估一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价值。
高血压防治界泰斗刘力生:慢病防控需要中国处方
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教授介绍, “小复方”的研发是中国为世界高血压防控做出的主要贡献之一。
近几年,SPC(单片复方制剂)被国外各大指南推荐和关注,这也足以证明当年我们“长效小复方”研发理念的先进性。
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研发的“长效小复方”的代表,“0号”没有进口药品响亮的名头,却解决了我国高血压治疗曾经没有好药的大问题。
治高血压最常见的 6 个骗局
血压的事儿可不能马虎,下面头条妞就来教大家避开降血压的骗局。
骗局 1:几个“疗程”治愈高血压
很多不良商家广告中称高血压可以通过短期服用某些药物来根治,不再复发。
高血压的病因,研究得并不十分透彻,所以才有原发性高血压这个看似“不负责”任的名称。
高血压的控制,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治疗高血压,并不是单纯降血压,终极目的是维持一个平稳、达标的血压,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从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一部分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可在确诊高血压后,通过加强锻炼及调节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得很好。
然而大部分患者是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来保证血压平稳的。
也有通过药物、生活方式的改善来长期维持血压稳定,这样以后可以慢慢减少降压药,甚至停药之后,血压仍然平稳达标,停药之后,也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慢慢调整的。
凡是不问病情、不论生活状况,就直接承诺几个“疗程”治愈高血压的,一定是骗子。
骗局 2:“X 草、X 果、X 素......”调理身体降血压
首先,我国法规有明确规定,保健品不得进行治疗效果的宣传,凡是保健品类别,宣传“X 草、X 果、X 素......”可以降血压的,都涉及违规宣传。
有些人会说,可是我吃了 XX 保健品,血压真的低了啊?
殊不知,保健品有效果才是应该担心的事情。
如果没效果,也就是让朋友们花点冤枉钱而已;有效果,真的就是害命了。
一些保健品虽然主打“天然成分”,但其实用于降血压的另有其物,
比如添加大剂量的强效利尿药,吃了以后血压是降下来了,降得很厉害。
但长此以往超剂量使用强效利尿药,一是造成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乏力等;
二是可能造成肾功能衰竭。
药物规范治疗,虽然也可能有副作用,但规范治疗的风险是可控的,知道口服的药物是什么成分, 有多大剂量,主要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监测以及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而不规范的保健品,主打的概念对降压无效,却又偷偷地添加降压药物, 而患者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就造成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了。
骗局 3:高新科技降血压
可能大家也见过宣传一些电磁疗法、特质的杯子、特制的沙发、特制的床等,也能治疗高血压。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骗子。
还是那句话,血压达标平稳是硬道理,对于还没有接受正规治疗的人而言, 尽早接受正规的治疗,使血压达标平稳,长期保持是最佳策略。
对于已经接受正规治疗的人而言,您更应该知道正规治疗的效果。
至于宣传的高新科技,请大家相信,医生一定比你们更关心某种疾病的治疗进展,
如果高血压能够被准确预防及治愈,是轰动全球医学界甚至是经济界的大新闻。
大家也必然会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新的治疗进展。
骗局4:西药伤肝肾,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口服降压药不良反应的控制和处理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说,世界上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口服降压药,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而如果不治疗,或者不规范地治疗,对身体带来的损害比这些正规的药物带来的风险要大得多。
关于中药治疗高血压,在各种指南、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指南当中,都暂未列入推荐,在有条件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首选效果确切、风险可控的规范治疗。
如果一定要采用中药治疗,从自身健康考虑,一定要严密监测血压,了解清楚中药的毒副作用,警惕私自添加西药成分的中药。
骗局5:降压药有依赖性,一旦吃上就永远停不下来。
高血压需要长期控制,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维持血压的稳定,但并不意味着一旦吃上药,就停不下来。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开始确诊时口服低剂量的降压药,同时自己也严格调节生活方式,
比如上下班改开车为走路,或规律参加体育锻炼、主动参加一些业余活动放松身心等。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并且稳定后,慢慢停药,血压依旧平稳维持在正常范围。
然而,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一旦停药,血压便控制不佳,甚至产生各种危险,确实需要一直用药控制。
但这是高血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并不是降压药的问题。
就好像冬天很多人都是要靠穿棉衣来保暖的,一脱棉衣就冷,那么能说棉衣有依赖性,一穿就脱不下来吗?
高血压患者吃药后记得量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以为吃了药就一切 OK,其实不然。
高血压最需要自我管理,自测血压是自我管理最重要的部分。
最好每天能测量三次血压:早上起床后;下午 4:00 ~ 6:00;晚上睡前。
尤其是清晨血压控制非常重要,清晨血压控制不佳是出现心脑肾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医生根据病人的自测血压结果来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可以到达更好的疗效。
希望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可以正视高血压,积极地寻求医生的帮助,管理好自己的血压,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教授说,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此一来患者每天吃药花费多少,成了高血压患者要考虑的一件大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张澍教授说,国人选用药不必刻意追求贵的,适合自己病情的、在自己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内的药才是好药。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全国63名专家联合撰写制定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于2016年10月8日正式发布,
这充分说明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长效小复方”——“0号”,以其明确的降压效果,方便的使用,低廉的价格,较少不良反应的特点得到广大专家的认同。
希望像“0号”这样适合中国国情、疗效好、价格低、自主研发的优秀药品得到更多的认识和认同,让它们在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